找到相关内容79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俄国佛教史上的教难

    佛教在十七世纪时,由卡尔米克和布利亚人从蒙古传入俄国,逐渐生根发芽。十八世纪时,伊利莎白女皇下召封立可汗喇嘛,使得佛教寺院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,成为当地宗教中心。受沙皇政府的鼓励,或有俄人至西藏、锡兰、印度等地参学,或有喇嘛、学者在俄国各大学中任教,研究佛教之风,大为兴盛。 一九一七年,苏俄发生十月革命。布鲁雪维克主义者对卡尔米克人发动战争,佛教首次受到摧残。一九二九年,史达林巩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744818.html
  • 佛教泛论(十九)

    。必须将稻种种于田中,因此所加的人工(业力)是必须条件。由于种入田中,有湿润、温暖、土地等的共力,才能发芽生稻。然而如果当时遭遇到火焚、旱魃或寒害,也是不能发芽。  业力是异熟因、异熟果的因果律,称为业力的异熟因添加于同类因之后,同类因的稻种才能发育,同类因是质料因,异熟因是动力因,因此不是从异熟因发芽生稻。是故异熟因是缘,不外于增上缘(能作因)。同时湿润、温暖、土地也是增上缘,而且是有力的增上缘...

    宇井伯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747088.html
  • 「灌顶」的意义

    种子,它会发芽,然後会长成一棵树。    所以,在密教裹而特别重视一个种子字,然後再变化成为一棵皈依的树,好像一棵树一样。每一个曼荼罗裹面,都有一棵树,本尊在中央,最高金刚持,底下所有护法金刚神都在裹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948426.html
  • 学禅要达到法的人格化

    ,绝对是枯萎、断灭;移植到中华文化的土壤里,它就会生根、发芽、茁壮、开花、结果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758287.html
  • 佛教伦理思想概说

    教化作用的部份。   中国佛教伦理的内涵是广大而又深邃的。它的义理、精神规范或方法,有共世间的成分,也有不共世间的特质。它的出现,使佛教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得以生根、发芽乃至硕果累累,使得佛教的中国化更加...

    妙涵尼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2760246.html
  • 何谓“开士”?

    到成佛,得到佛果:即如种子种之于地,然后  发芽,生长根干,枝叶繁茂,开花结果,此乃比喻之词,故叫“菩萨道树”。  问:经中有“十住摩诃萨地”是什么意思?  答:即十住菩萨之品位,十住中有十位:  一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964850.html
  • 从孝道看人类文化的共性

    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,西方人并不是不讲孝道,母亲节就是起源于美国。  更有趣的是,“孝”并不是万物之灵——人类的专利。乌鸦有反哺之德,羊也有跪乳之义,就连一颗不起眼的小小种子,在吸收天地精华后发芽,翠绿的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2574697.html
  • 意识的三种层次

    正定聚。 所谓修行,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我,使真识外显;要使真识外显,就要使潜意识外显;要使潜意识外显,就要使业习种子发芽、生长,以至死亡,但不能再结新种子。五祖云:“有情来下种,因地果还生。无情亦无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0875979.html
  • 以戒而得定,以定而得慧

    以戒而得定,以定而得慧 以戒而得定,则定力有成且殊胜; 以定而得慧,则智慧有成且殊胜; 以慧作根基,则远离烦恼与不净 一棵根深蒂固的树,即使被砍伐了,仍会生出新芽;如果贪瞋的积习未被根除,痛苦就会一再地重现. [只要贪、瞋、痴的根仍存在潜意识中,一逮到机会,它就会发芽重生,带来痛苦.两木磨擦即生热、并迸出火花。同样地,乐触有乐受;苦触有苦受;不苦不乐触,有不苦不乐受。当身、心的六根与六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776427.html
  • 孙中山与"四物汤"

    。古往今来,豆腐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喜欢,“既好吃,又滋补”。   豆芽被形容为“白龙之须”、“春蚕之蛰”,大豆在发芽过程中会分解出氨基酸和维生素,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。豆芽入馔,在东汉的《神农...

    君合

    |素食健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8363884039.html